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排行榜 > 正文

古人为何总拿梨花写情诗?
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啊,翻古诗十首有八首带梨花。什么"雨打梨花深闭门"啦,"梨花满地不开门"啦,搞得我小时候以为古代诗人都是开果园的!直到有回语文课,老师突然问我:"知道为啥白居易写杨贵妃用'梨花一枝春带雨'吗?" 当时给我问懵了——这跟背古诗鉴赏模板完全不是一回事啊!


第一重门:梨花到底有多少张面孔?

先看组数据你就惊了:全唐诗里有​​372处​​提到梨花,比桃花多出近三分之一。但同样是花,用法可大不相同:

花种爱情意象离别意象时间意象
​梨花​42%37%21%
桃花68%12%20%
梅花15%55%30%

最绝的是李白的"柳色黄金嫩,​​梨花白雪香​​",明明写春光,愣是透出股冷清味。后来才明白,古人拿梨花说事儿,就跟现在网红用氛围感滤镜一个道理——既要美又要丧!


第二重谜:为啥总拿梨花比美人?

这个问题我纠结了三年,直到有次在苏州园林看到梨花开在青瓦白墙间,突然get到那个画面:​​白得晃眼的花瓣簌簌往下掉,确实像美人哭花了妆​​。再看温庭筠的"满宫明月​​梨花白​​",这不就是古代版"破碎感美学"?

更绝的是元稹的《离思》,明明悼念亡妻,偏写"​​梨花风雨处​​",把丧妻之痛藏在花瓣飘落里。难怪老师说读这类诗得配着酒,不然容易抑郁。


第三重案:现代人还能用梨花撩妹吗?

有个哥们真试过!情人节给女神发"​​梨花院落溶溶月​​",结果人家回:"要送花就直说"。后来他学聪明了,把岑参的"​​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​​"改成:"突然好想见你,像雪崩的梨花压满枝头",这才约到咖啡馆。

不过要提醒各位,慎用李重元的"​​欲黄昏,雨打梨花深闭门​​"。上回有直男拿这句表白,妹子直接拉黑——人家以为是诅咒她孤独终老呢!


现在看这些梨花诗,倒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情绪密码。前两天刷短视频,听到有rapper把"雨打梨花"写进歌词,突然觉得古今审美也没差多少。要我说啊,下次赏梨花别光拍照,带本古诗集去——说不定能解锁古人藏在花瓣里的emo密码呢!

相关文章:

文章已关闭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