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黑人的战争 介绍几部关于贩卖黑人的影片
小黑人的战争:介绍几部关于贩卖黑人的影片说实话,每次看这类题材的电影,我都得先做点心理建设。不是因为它闷——恰恰相反,是太疼了。那种疼不是刀划过的快,而是像钝刀子割肉,一点一点,让你看到人性到底能有多暗。黑奴贸易这段历史,离我们好像很远,可一旦被镜头对准,你会发现它根本没走远,还在呼吸,还在盯着我们。我得提一部让我看完半天缓不过来的片子——《为奴十二年》。你可能会听说过它拿过奥斯卡,但奖项真的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你跟着所罗门·诺瑟普的眼睛,从一个自由人突然被扔进地狱。电影里有个场景我至今忘不了:所罗门被吊在树上,脚尖勉强点地,周围的生活照常进行,孩子们在跑,鸟在叫,而他就在那儿悬着,介于生死之间。那种无声的绝望,比任何嚎叫都刺人。导演史蒂夫·麦奎因太狠了,他不给你任何转移视线的机会,就让你盯着看,逼你感受那种连哭都哭不出来的窒息。要是你觉得《为奴十二年》太沉重,想换个角度,那《被解救的姜戈》或许能让你喘口气。昆汀·塔伦蒂诺这家伙,从来不走寻常路。他把复仇的快感拍得像一场血腥的狂欢,姜戈不是等着被救的弱者,他是枪口喷火的死神。可你别误会,爽片底下藏着的还是痛。当你看到黑人奴隶被狗撕咬,或者像商品一样被讨价还价时,那种荒谬感会让你后背发凉——人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人?昆汀用他的方式告诉你,有些仇恨,只有用最直接的方式才能暂时平息。还有一部不太常被提起,但后劲极大的电影——《宠儿》。这部片子角度更刁钻,它讲的是一个黑人女奴如何用尽手段在男权和白人的夹缝里往上爬。她甚至不惜出卖同类,只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“安全感”。这部电影最让我难受的是,它没有简单的善恶,每个人都在泥潭里打滚,为了生存,人性一点点被磨掉。你看的时候甚至会有点生气,为什么他们不团结?可转念一想,当制度把你逼到墙角,活下去本身就已经是一场战争了。我得承认,看这些片子的过程中,我经常按下暂停键。不是无聊,是得让自己透口气。你会闻到屏幕里飘来的汗味、血味和铁锈味,你会听到链子拖在地上的声音,刺耳得让人心烦。这些电影不像历史书那样给你冷冰冰的数字,它们把活生生的人推到面前,让你没法转身走开。或许有人会问,为什么总要看这些苦大仇深的片子?找点轻松的不好吗?可我觉得,有些痛不能因为难受就假装看不见。看了这些电影,你才会真正明白,为什么今天的世界还在为种族问题争吵不休——因为伤疤太深了,深到几个世纪过去,脓血还没有流干净。如果你还没看过这类题材,我建议你别一口气看完。看一部,停一停,想想。这不是为了受教育,而是为了理解人——人性能堕落到什么地步,又能够坚韧到什么程度。电影散场后,那些画面会跟着你,很久很久。
相关文章:
文章已关闭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