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解说 > 正文

异形大战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顺序

异形大战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顺序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“异形大战铁血战士”这个片名,我差点笑出声。这听起来就像小孩子把两个最厉害的玩具硬凑在一起,非要决出个胜负。但你知道吗?当你真正钻进这个由雷德利·斯科特老爷子开启的、充满粘液与黑暗的宇宙,你会发现,这条时间线可不像把两个怪物扔进角斗场那么简单。它弯弯绕绕,简直像异形巢穴里那些令人窒息的管道,一不留神就会迷路。咱们就从最老、也最经典的说起吧。《异形》(1979)和《普罗米修斯》(2012)这些,是故事的真正源头。它们阴冷、缓慢,像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。我至今记得第一次看《异形》时,那种从脊椎骨慢慢爬升的寒意。飞船“诺斯托罗莫”号里昏暗的灯光,探测器单调的蜂鸣声,还有那藏在阴影里、凭借纯粹生物本能杀戮的东西。那不是怪兽片,是太空里的鬼故事。这个阶段,是人类懵懂地触碰造物主秘密,然后被吓得屁滚尿流的阶段。铁血战士?那时候他还在别的星系打猎呢!然后,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。不知道是哪个天才制片人一拍脑袋,想出了这个“关公战秦琼”的点子。《异形大战铁血战士》(2004)就这么来了。我得承认,当年在影院看这部片子,感觉就一个字:爽!它就像把两瓶最烈的酒混在一起,简单粗暴。南极冰层下的远古金字塔,人类成了被利用的产卵工具,而铁血战士的到来,更像是一场庄严的成人礼。这里的顺序特别有意思,它仿佛是一个独立的“外传”,告诉你这两个臭名昭著的宇宙种族,早在我们人类文明萌芽时就已经杠上了。看它们用利爪和等离子炮互殴,确实满足了一种最原始的观影快感。但狂欢之后,总得回归现实。雷德利·斯科特导演的《普罗米修斯》和《异形:契约》,又把我们拉回了那个深邃、令人不安的哲学问题:我们是谁?我们从何而来?这两部前传,把时间线拽回到了“异形大战铁血战士”事件之前,却探讨了更终极的命题。你看,观看顺序在这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。如果你先看了紧张刺激的“斗兽棋”,再回看这些前传,你会觉得那份热闹之下,隐藏着无边的虚无。创造我们的“工程师”想毁灭我们,我们创造的仿生人大卫,转而想毁灭并取代我们。异形,这个完美的有机杀戮机器,反而成了这种创造链上最可悲、也最恐怖的一环。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:到底该怎么看?是老老实实跟着上映顺序,还是倔强地追循故事的时间线?以我的个人经验,两种方式竟能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。按上映顺序,你能感受到电影技术的变化和观众口味的风向,像一部编年史。而按故事时间线(从《普罗米修斯》开始,到《异形:契约》,再接上老《异形》四部曲,最后把“大战”系列当作一个有趣的平行宇宙彩蛋),你会更清晰地感受到那个宇宙里弥漫的、无法摆脱的悲剧循环——无论人类如何挣扎,似乎都逃不过成为更高存在棋子的命运。说实在的,我有时会觉得,异形和铁血战士,它们一个代表的是冰冷、进化到极致的生物本能,另一个则象征着一种残酷的、仪式化的狩猎文化。当它们在银幕上碰撞,我们看的不仅是特效和打斗,更像在窥探宇宙黑暗森林法则的两种极端体现。而夹在中间的人类,往往是最脆弱、却也最顽强的那一个。这顺序啊,乱有乱的乐趣,整齐有整齐的深意,不是吗?毕竟,在浩瀚又黑暗的太空里,谁能规定故事必须从哪一页开始读起呢?

相关文章:

文章已关闭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