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江湖 我在江湖故事梗概
我在江湖 我在江湖故事梗概江湖是什么味儿?对我来说,是尘土、汗水和劣质酒混在一起的味道,还带着点铁锈似的腥气。那年我十六岁,揣着把豁了口的破剑就敢往山里钻,以为能遇见白胡子老爷爷传授绝世武功。结果呢?老爷爷没见着,倒是在破庙里睡了三天冷地板,差点让野狗当了晚餐。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我最初对江湖的想象全来自镇上说书先生。他一拍惊堂木,什么白衣胜雪的少侠、一笑倾城的美人,全都活灵活现。可等我真的一头扎进这个漩涡,才发现江湖压根不是那么回事。哪有什么永远整洁的白衣?我的第一件袍子没过三天就沾满了泥点子,活像在染缸里滚过。江湖人也不总说漂亮话——记得有次在客栈,我亲眼看见两位大侠为了一盘花生米差点拔剑,原因仅仅是"他多夹了一颗"。这个江湖啊,白天热闹得像个集市。镖局的旗子呼啦啦地响,酒肆里猜拳声能掀翻屋顶。可一旦入夜,整个世界就换了副面孔。月光照在青石板路上,泛着冷冰冰的光。这时候的江湖变得特别安静,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。我曾在这样一个夜晚守过镖,握着刀柄的手心全是汗,总觉得黑暗里藏着无数双眼睛。你说人为什么要闯江湖?也许就为了这种又怕又上瘾的感觉吧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江南水乡遇见的一位老镖师。他左脸有道疤,笑起来特别狰狞,却养了一笼唱曲儿的黄莺。"小子,"他抿着酒对我说,"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是..."话没说完,窗外突然传来呼哨声。老镖师眼神骤变,抄起刀的模样让我想起扑食的豹子。那一刻我忽然懂了,江湖人身上都拴着无形的线,看似自由,实则随时会被拽进身不由己的漩涡。也有温暖的时候。比如在荒郊野岭分你半个馍的陌生人,比如负伤时帮你包扎的客栈老板娘。这些细碎的善意,就像寒夜里的火星子,虽小,却真能暖到心里去。说真的,要是没有这些,江湖早就变成冰窖了。如今我的袍子也洗得发白了,剑比刚出门时稳了不少。回头看那段日子,江湖哪里是说书人口中的传奇?它分明就是一场漫长的成长。你摔跟头、吃亏、挨冻,然后慢慢学会怎么站着做人。要是有人问我江湖是什么,我大概会指着眼前这碗晃荡的酒:"喏,都在这里头了——苦的,辣的,可喝到最后,居然品出点甜味儿来。" 这就是我的江湖,没什么惊天动地,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变成老油条的故事。要是你也在路上,记得照顾好自己。毕竟江湖这碗酒,得慢慢品才行。
相关文章:
文章已关闭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