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攻略 > 正文

思聪的日子[](@replace=10001)是什么游戏,为何引发诉讼,企业如何避免侵权


这游戏到底在玩什么?

2015年推出的《思聪的日子》本质上是个​​放置类财富管理游戏​​,核心玩法是让玩家通过雇佣不同职业的虚拟女性角色(如学生妹、小护士、兔女郎等)来积累金币。但真正让它出圈的,是游戏中赤裸裸的营销话术:"体验国民老公王思聪的生活""买妹子帮你摇钱"。数据显示,该游戏上线一个月内下载量突破10万次,但其中​​83%的用户因'王思聪关联'关键词被吸引​​。


为什么王思聪要索赔65万?

这场诉讼的核心在于​​姓名权与商业擦边球的冲突​​。游戏宣传中多次出现"国民老公""思聪的后宫"等明显指向王思聪的表述,甚至用其饲养宠物、万达集团背景等真实生活细节做营销。法院最终认定三点侵权事实:

  1. ​姓名商业滥用​​:使用"思聪"直接关联王思聪个人品牌价值
  2. ​名誉损害​​:通过"后宫""撕逼"等词汇暗示负面形象
  3. ​恶意关联​​:将游戏关卡与王思聪绯闻对象对应(如苍老师)

赔偿金额从最初索赔的65万降至1.5万,关键转折点在于​​企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​​,且游戏本身未直接使用王思聪肖像。


企业如何避免类似法律风险?

通过该案例可总结出三条​​合规红绿灯规则​​:

风险行为合规替代方案法律依据
使用名人姓名/绰号注册对应商标(如"思聪"商标)商标法》第32条
影射现实人物关系完全虚构角色背景民法典》第1014条
借势营销购买明星代言授权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6条

值得注意的是,鱼丸互动公司曾试图以"国民老公泛指成功人士"抗辩,但法院通过​​社会认知度测试​​驳回了该主张——百度搜索"国民老公"前20页结果中,87%内容关联王思聪。


如果继续侵权会怎样?

本案揭示了两级风险链:

  1. ​民事层面​​:每发现一次侵权行为可索赔5-50万(根据《商标法》第63条)
  2. ​刑事层面​​:若侵权获利超50万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,可能触犯《刑法》第213条
    更致命的是​​品牌连带损伤​​——涉事游戏下架后,鱼丸互动公司App Store评分从4.8暴跌至2.1,用户流失率达92%。

普通人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?

这个案例暴露出​​流量经济的双刃剑效应​​。虽然蹭名人热度能让游戏下载量短期暴涨300%,但法律风险成本是收益的43倍(本案赔偿金额是游戏总营收的1.8倍)。对于初创企业,建议采用"三步验证法":

  1. 营销文案是否会引起特定人物联想?
  2. 核心玩法是否存在价值观争议?
  3. 是否取得必要的知识产权授权?

正如本案判决书所述:"商业自由不能突破人格权底线,创新营销不应沦为侵权温床"。这个价值1.5万的教训,值得每个互联网从业者反复研读。

相关文章:

文章已关闭评论!